博客來.我的年度之最:乘著書本出發...
《死亡的臉》
作者:許爾文.努蘭
出版社:時報出版
出版日期:2009年12月17日
與一些輕鬆、休閒、圖比字多、不需動腦的輕文學比起來,這本書有點硬,也有點沉重。
書名,《死亡的臉》,乍看之下感覺是本悲觀、厭世的書,你以為它是悲情小說嗎?嗯,才不是。
再看看它的英文原名吧--《HOW WE DIE》,懂了吧。
在一種藍色的情緒之下,開始走入書中的世界,很快就會被作者精采的敍事能力所吸引,彷彿在聽一位令人信任的醫生,談論「死」的問題。
孔子說,「不知生,焉知死」。姑且不論是否忌諱,但在孔子的教誨影響之下,我們很習慣會躲過關於「死」的議題。
但作者努蘭醫生利用各種實例故事,告訴你這些人在死亡的過程中,外觀所顯現出來的動作,以及體內運作如何逐漸失序,慢慢了解究竟死亡是怎麼一回事。
如果你喜歡看《醫龍》、《天生妙手》、《白色巨塔》等醫學題材的書,那麼這本書很值得買來閱讀及收藏。前面那幾本告訴你醫學如何救人;這本書則寫出,在死亡的面前,醫學如何不得不低頭。
《生命的臉》
作者:許爾文.努蘭
繼《死亡的臉》之後,又迫不及待拜讀努蘭醫生的另一本大作--《生命的臉》。
對於這本書,最貼切的讀後感應該就如同譯者廖月娟所說的:「如果對人生沮喪,打算尋死一了百了,看完本書,說不定就此打消念頭了。」「縱使你放棄了生存的努力,你的身體還是永不放棄,直到最後一刻。」
看得越多,懂得越多,就更能了解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是多麼地不平凡。
如果說《死亡的臉》是一本悲觀中尋求自處的書,那麼《生命的臉》便是能讓人產生正向、感恩意念的醫學科普書。
《筆記女王的手帳活用術》作者:筆記女王 Ada
這2、3年以來,談「筆記成功學」的書不斷推出,大多是日文書翻譯過來,有的討論如何利用筆記實現夢想,有的教導創意筆記的應用方法,最近還有利用筆記考上第一志願的新書出版。
這本書很容易閱讀,幾乎是「圖比文多」,認真點花個一小時就能翻完。它的內容很簡單,但成功的地方就在於,看完之後會有股衝動,想找出屬於自己的筆記本。它是台灣原生的書,書中介紹的應用很符合我們的生活,因此有很高的實用性。
閱讀這本書時回想自己應用記事本的方式,經常會遇到值得記下的東西,卻忘了帶記事本的困擾,作者建議可以隨時攜帶便利貼,即使出門在外也能隨時記錄,回家再把便利貼移至記事本上。另外,利用各種圖表,能更方便地管理日常資訊。
一本書只要能讓你學到一件事,那就值得了。
這本書雖然簡單,但是「很值得」。
《 幸運與不幸運的法則-掌握幸運的51個法則》
作者:小野十傳
這是一本很冷門的書,若不是在某一期天下雜誌有緣看到它的書摘,我也不會對它有任何興趣的。
繼《秘密》一書爆紅之後,主打「幸運」題材的書籍不斷推出。但這本雖與「幸運」沾上邊,但一定與你想像的有很大的落差。因為基本上,這是一本講述「命理」的書。
書中有很多實用的建議,在你想轉運的時刻,尤其是自己覺得背到極點,好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脫離困境的時候,作者的主張及理念,會讓人彷彿看到了一線曙光。
因為接觸過一些命理,對於作者的想法認同度較高,但若讀者對命理這種怪力亂神嗤之以鼻的話,也可以只接受他部分論調即可。我不敢說它全然是一本好書,但它易懂易讀,有不同於其他書籍的見解,面對厄運時勸導讀者坦然接受,給在身處谷底的輸家有喘一口氣的寬容。
《用Photoshop去背並不難》
作者:楊比比
楊比比,我是從網路上找到她的。楊比比‧楊 三十七度半
看楊比比寫教學,就彷彿在現場聽課一樣活潑生動,一些俏皮的鬧句, 一些淘氣的想法,把看書學電腦的沈悶及無趣全都推翻。
楊比比的習慣,每個單元、每個範例都短短的、小小的、可愛的,很輕鬆就能學到東西。
我買這本書,不是為了要學去背,是因為經常看楊比比在網路上的教學,連帶地想知道在她的書裡又有什麼寶貝。
你會使用Photoshop嗎?我覺得看完楊比比的書,功力又更上一層了。
《大腦當家》作者:洪蘭
洪蘭,現任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,她還有一個比較八卦的身份--前教育部長曾志朗的夫人。
她寫道,我們國民的基本知識不足以應付21世紀的要求,所以求一個可以快速將最新知識傳送到所有人手上的管道,而那就是引介優質的科普書籍。
-因為,書籍是唯一不受時空限制的知識傳遞工具。
21世紀是生物科技的世紀,腦與心智的關係將是研究主流。
這本書就是介紹腦部的運作,透過了解這些腦部機制,我們這些非科學家可以選擇更有效率的學習、生活方式,善用大腦的功能。書中以運動、生存、大腦迴路、記憶等12個方向,來探討大腦的運作。
洪蘭說,「我挑書的方法很簡單,任何可以使我在書店站著看15分鐘以上不換腳的書就值得買回家細看」
「我挑這本書,只花了2分鐘就跑去結帳了。.......因為誠品在趕人了」,小妮。
《一九八四》作者:喬治.歐威爾
《一九八四》、赫胥黎的《美麗新世界》,以及扎米亞京的《我們》被稱為「反烏托邦」的三部代表作。《美麗新世界》是在大一時看的,當時只覺得這本書所描述的世界很詭異,令人毛骨聳然,但現在已想不起來故事細節為何。現在看《一九八四》,雖然初版為1949年,但很多故事中描寫的情境,對應到現在的全球局勢及近代發生的政治演變,還真有那麼一點巧合。
書看多了,會發現很多書太消費性,只要抓住流行的方向,多參考幾本同類型書籍,東拼西湊就又可以出一本暢銷書。
挑些經典看,是現在我選書的方向。說經典範圍太廣,幸好幾乎每半年都會有財經商管類雜誌(商周、天下都有出過)列出名人推薦必讀書單,把這些書單抄下來,就成了選書的依據。
PS.崇文館的世界文學系列很值得推薦,不但價格平實,而且書不厚看起來較輕鬆,翻譯文筆流利,是快速閱讀世界名著最佳選擇。
《丟掉50樣東西,找回 100分人生》
去除人生中所有不相關的「大理石」,清除一切有形、無形的雜物,就能找出自己的100人生。這就是這本書的主旨。
很多人有囤積垃圾的習慣,用不到的東西也會想著某天或許用得著,於是就這麼留著留著,留成「愁」了。
最近在整理家裡,同時正好買了這本書,伴著它的主張,我丟起東西來更不手軟了。抽屜拉開,很多過期的藥品、何年何月的保養試用品、從來沒用過的小贈品等等,都一股腦地進到垃圾袋裡去了。
除了生活中實體的東西之外,其實該丟的,還有很多心理層面的障礙。
這本書的後半,就教導讀者如何丟掉無形的包袱,例如你的負面情緒、壓力、不安全感....。
看完之後,我評估這本書對我來說沒有留下來的價值,於是.......
我又多丟掉一樣東西了。
(PS.是已經轉給有需要的人了啦~~)
作者:許爾文.努蘭
出版社:時報出版
出版日期:2009年12月17日
與一些輕鬆、休閒、圖比字多、不需動腦的輕文學比起來,這本書有點硬,也有點沉重。
書名,《死亡的臉》,乍看之下感覺是本悲觀、厭世的書,你以為它是悲情小說嗎?嗯,才不是。
再看看它的英文原名吧--《HOW WE DIE》,懂了吧。
在一種藍色的情緒之下,開始走入書中的世界,很快就會被作者精采的敍事能力所吸引,彷彿在聽一位令人信任的醫生,談論「死」的問題。
孔子說,「不知生,焉知死」。姑且不論是否忌諱,但在孔子的教誨影響之下,我們很習慣會躲過關於「死」的議題。
但作者努蘭醫生利用各種實例故事,告訴你這些人在死亡的過程中,外觀所顯現出來的動作,以及體內運作如何逐漸失序,慢慢了解究竟死亡是怎麼一回事。
如果你喜歡看《醫龍》、《天生妙手》、《白色巨塔》等醫學題材的書,那麼這本書很值得買來閱讀及收藏。前面那幾本告訴你醫學如何救人;這本書則寫出,在死亡的面前,醫學如何不得不低頭。
《生命的臉》
作者:許爾文.努蘭
繼《死亡的臉》之後,又迫不及待拜讀努蘭醫生的另一本大作--《生命的臉》。
對於這本書,最貼切的讀後感應該就如同譯者廖月娟所說的:「如果對人生沮喪,打算尋死一了百了,看完本書,說不定就此打消念頭了。」「縱使你放棄了生存的努力,你的身體還是永不放棄,直到最後一刻。」
看得越多,懂得越多,就更能了解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是多麼地不平凡。
如果說《死亡的臉》是一本悲觀中尋求自處的書,那麼《生命的臉》便是能讓人產生正向、感恩意念的醫學科普書。
《筆記女王的手帳活用術》作者:筆記女王 Ada
這2、3年以來,談「筆記成功學」的書不斷推出,大多是日文書翻譯過來,有的討論如何利用筆記實現夢想,有的教導創意筆記的應用方法,最近還有利用筆記考上第一志願的新書出版。
這本書很容易閱讀,幾乎是「圖比文多」,認真點花個一小時就能翻完。它的內容很簡單,但成功的地方就在於,看完之後會有股衝動,想找出屬於自己的筆記本。它是台灣原生的書,書中介紹的應用很符合我們的生活,因此有很高的實用性。
閱讀這本書時回想自己應用記事本的方式,經常會遇到值得記下的東西,卻忘了帶記事本的困擾,作者建議可以隨時攜帶便利貼,即使出門在外也能隨時記錄,回家再把便利貼移至記事本上。另外,利用各種圖表,能更方便地管理日常資訊。
一本書只要能讓你學到一件事,那就值得了。
這本書雖然簡單,但是「很值得」。
《 幸運與不幸運的法則-掌握幸運的51個法則》
作者:小野十傳
這是一本很冷門的書,若不是在某一期天下雜誌有緣看到它的書摘,我也不會對它有任何興趣的。
繼《秘密》一書爆紅之後,主打「幸運」題材的書籍不斷推出。但這本雖與「幸運」沾上邊,但一定與你想像的有很大的落差。因為基本上,這是一本講述「命理」的書。
書中有很多實用的建議,在你想轉運的時刻,尤其是自己覺得背到極點,好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脫離困境的時候,作者的主張及理念,會讓人彷彿看到了一線曙光。
因為接觸過一些命理,對於作者的想法認同度較高,但若讀者對命理這種怪力亂神嗤之以鼻的話,也可以只接受他部分論調即可。我不敢說它全然是一本好書,但它易懂易讀,有不同於其他書籍的見解,面對厄運時勸導讀者坦然接受,給在身處谷底的輸家有喘一口氣的寬容。
《用Photoshop去背並不難》
作者:楊比比
楊比比,我是從網路上找到她的。楊比比‧楊 三十七度半
看楊比比寫教學,就彷彿在現場聽課一樣活潑生動,一些俏皮的鬧句, 一些淘氣的想法,把看書學電腦的沈悶及無趣全都推翻。
楊比比的習慣,每個單元、每個範例都短短的、小小的、可愛的,很輕鬆就能學到東西。
我買這本書,不是為了要學去背,是因為經常看楊比比在網路上的教學,連帶地想知道在她的書裡又有什麼寶貝。
你會使用Photoshop嗎?我覺得看完楊比比的書,功力又更上一層了。
《大腦當家》作者:洪蘭
洪蘭,現任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,她還有一個比較八卦的身份--前教育部長曾志朗的夫人。
她寫道,我們國民的基本知識不足以應付21世紀的要求,所以求一個可以快速將最新知識傳送到所有人手上的管道,而那就是引介優質的科普書籍。
-因為,書籍是唯一不受時空限制的知識傳遞工具。
21世紀是生物科技的世紀,腦與心智的關係將是研究主流。
這本書就是介紹腦部的運作,透過了解這些腦部機制,我們這些非科學家可以選擇更有效率的學習、生活方式,善用大腦的功能。書中以運動、生存、大腦迴路、記憶等12個方向,來探討大腦的運作。
洪蘭說,「我挑書的方法很簡單,任何可以使我在書店站著看15分鐘以上不換腳的書就值得買回家細看」
「我挑這本書,只花了2分鐘就跑去結帳了。.......因為誠品在趕人了」,小妮。
《一九八四》作者:喬治.歐威爾
《一九八四》、赫胥黎的《美麗新世界》,以及扎米亞京的《我們》被稱為「反烏托邦」的三部代表作。《美麗新世界》是在大一時看的,當時只覺得這本書所描述的世界很詭異,令人毛骨聳然,但現在已想不起來故事細節為何。現在看《一九八四》,雖然初版為1949年,但很多故事中描寫的情境,對應到現在的全球局勢及近代發生的政治演變,還真有那麼一點巧合。
書看多了,會發現很多書太消費性,只要抓住流行的方向,多參考幾本同類型書籍,東拼西湊就又可以出一本暢銷書。
挑些經典看,是現在我選書的方向。說經典範圍太廣,幸好幾乎每半年都會有財經商管類雜誌(商周、天下都有出過)列出名人推薦必讀書單,把這些書單抄下來,就成了選書的依據。
PS.崇文館的世界文學系列很值得推薦,不但價格平實,而且書不厚看起來較輕鬆,翻譯文筆流利,是快速閱讀世界名著最佳選擇。
《丟掉50樣東西,找回 100分人生》
去除人生中所有不相關的「大理石」,清除一切有形、無形的雜物,就能找出自己的100人生。這就是這本書的主旨。
很多人有囤積垃圾的習慣,用不到的東西也會想著某天或許用得著,於是就這麼留著留著,留成「愁」了。
最近在整理家裡,同時正好買了這本書,伴著它的主張,我丟起東西來更不手軟了。抽屜拉開,很多過期的藥品、何年何月的保養試用品、從來沒用過的小贈品等等,都一股腦地進到垃圾袋裡去了。
除了生活中實體的東西之外,其實該丟的,還有很多心理層面的障礙。
這本書的後半,就教導讀者如何丟掉無形的包袱,例如你的負面情緒、壓力、不安全感....。
看完之後,我評估這本書對我來說沒有留下來的價值,於是.......
我又多丟掉一樣東西了。
(PS.是已經轉給有需要的人了啦~~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