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死亡的臉》本年度最好看、最具深度的書 ~Hanni


與一些輕鬆、休閒、圖比字多、不需動腦的輕文學比起來,這本書有點硬,也有點沉重。

書名,《死亡的臉》,乍看之下感覺是本悲觀、厭世的書,你以為它是悲情小說嗎?嗯,才不是。
再看看它的英文原名吧--《HOW WE DIE》,懂了吧。


不否認,一開始當「媽」是有些憂鬱,總想找本更憂鬱的書來療傷一下(應該說是平衡一下吧)。再加上家中長輩這兩年臥病在床,外公過世,以及自己經歷的意外,於是在一種莫明奇妙的緣分牽引,買了這本我不太可能會看得下去的書。

但在一種藍色的氛圍之下,開始走入書中的世界,很快就會被作者精采的敍事能力所吸引,彷彿在聽一位令人信任的醫生,談論「死」的問題。

孔子說,「不知生,焉知死」。姑且不論是否忌諱,但在孔子的教誨影響之下,我們很習慣會躲過關於「死」的議題。

我們知道,癌症末期會死、缺氧會死、失血過多會死、心臟腦袋中彈會死.....但是,那個過程是一眨眼,還是有一定流程。電視上常會演,某某人快死了,至親圍在他的身旁,他或許在交待後事,也或許在囑付兒子替他報仇,臨死前會來個強力的掙扎、吐血,或是「娥啊~~」一聲,然後斷氣。

原來...這些動作都是有醫學根據的。作者努蘭醫生利用各種實例故事,告訴你這些人在死亡的過程中,外觀所顯現出來的動作,以及體內運作如何逐漸失序,慢慢了解究竟死亡是怎麼一回事。





作者寫這本書的一個主要訴求,即是倡導「生命終期照護」,也就是所謂的「安寧照顧」。

人生的圓滿,最後一步就在追求「善終」,說白話一點就是「好死」。我心目中的「好死」,就是活到夠老了(比國民平均壽命...再多一點點),家人都圍在床邊,躺在自己的床上,細數過往的回憶,然後滿足地闔眼離去。

原本,我以為這是個簡單的願望,但作者提出,「目前大約30%的美國人是死於急症醫療院所......絕大部分是在加護病房嚥下最後一口氣。那種地方根本談不上平靜祥和。」

死亡應該是有尊嚴,但當身體衰敗時,想要獲得尊嚴已不可為。上帝藉由身體的老化,再加上一點疾病的催化,讓一些人離開,讓新一代有足夠的空間存在。這是一個平衡的機制,死亡也是一種自然的淘汰,任何物種都不例外。

但是,人有能力,自以為有能力,抵抗死亡。「醫院是表現醫學成就的地方,加護病房和急診室更是如此」為了搶救生命,做得多過分,對他們來說都不算毫無價值。

我的阿媽90多歲了,愛吃美食,臉上一點皺紋都沒有,皮膚好得連我們都自嘆不如。因為骨折使得她無法自由行動已經快10年了,但是她仍然可以和我們一同上館子嚐美食。6個月前她突然病危,一度沒有生命跡象,醫生建議插管、氣切搶救。人是救回來了,她也不必再吃美食了,食物全由鼻胃管倒進去;氣切的管子在脖子上開個孔,也不需要自己呼吸了。我每週一次去醫院裡看她,躺在病床上手腳僵化萎縮,眼神空洞,從不知道她是不是還認得家人。或只是一個還存在的軀殼。

努蘭醫生說,肺炎是老人的朋友,因為它可以讓老人在不太痛苦的情況下離開。但是氣切的治療可以由老人的肺中直接抽出因肺炎所堆積,足以致命的痰。躲了肺炎的威脅,留下來的或許是另一種更痛苦的衰敗過程。

作者推崇「生命終期照護」,也就是在生命的末期不做過多的醫療,醫生的角色應是協助家屬,讓病人有個更舒服的最後時光。但是,放棄治療是醫生對疾病的認輸,畢竟人都不喜歡「輸的感覺」。而儘管作者反對過度醫療,但在面對親人的最後階段(作者的哥哥罹患癌症末期),他也無法跳脫情感的糾葛,讓過多的醫療介入,使得死亡之前要承受更多的痛苦與折磨。



我買的這本書,是「17週年紀念版」,那麼應該很能夠認同,它是一本值得細看的好書吧。閱讀過程中會更了解身體的運作,對於死亡也會有不同的觀點。

生過病的人才能體會治療的痛苦,但親人的不捨,以及醫生搶救生命、為疾病解謎的天職,反而會讓回天乏術的病人承受更多身體上的折磨。究竟是該積極治療還是維持最後的尊嚴,誰都沒有錯,只是立場不同。



另外,閱讀這些翻譯的科普或哲學類書籍,我總是特別在意譯者的功力。好的譯者能讓人誤以為它原本就是以中文撰寫,閱讀的過程很容易進入書境。這麼硬、文字又多的書,能讓我從頭到尾完整地讀完,譯者的用心應該是功不可沒。

如果你喜歡看《醫龍》、《天生妙手》、《白色巨塔》等醫學題材的書,那麼這本書很值得買來閱讀及收藏。前面那幾本告訴你醫學如何救人;這本書則寫出,在死亡的面前,醫學如何不得不低頭。


死亡的臉
作者:許爾文.努蘭
出版社:時報出版
出版日期:2009年12月17日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Gokube高雄共享電動車,流程設計完整,輕鬆上路

住天悅遊義大,玩木玩水High翻兩整天

【小發記事】上功文,養好基礎學力—小一新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