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2月, 2019的文章

大推《平面國》,讓人腦洞大開的短小說

圖片
科幻作家以撒·艾西莫夫在序言中提到,這一本書,是「一個人所能找到感受維度概念,最好的方法。」 心理學經典《象與騎象人》書中提到這本小說—《平面國》,因此特別找來一讀。它篇幅短短的,認真點花個一天時間便能看完。開場就帶著讀者進入科幻世界,要稱它為「奇書」,一點都不為過。 我常想,神之於人類的角度,應該就如同我們之於螻蟻吧! 或許神在四維度、人在三維度,螞蟻之類小蟲在二維度。假使我們在水灘上放一片葉子,幫螞蟻到彼岸,是不是就如同上帝幫摩西分紅海的故事呢? 《平面國》這本小說,就是藉由一「位」正方形,來講述二維世界的生活、人際、階級等等現象。你可以想像嗎?二維世界的每個人,他們看到的彼此都只是一條線,跟我們三維世界的大不相同。在《平面國》,低等人是三角形,而邊角越多內角越大,階級就越高。所以必然的,圓形是在平面國當中,階級最高的職業—牧師。 小說的男主角—正方形,有因緣體驗了一維的世界;也被三維世界、每千年只來一回的球體選作先知、傳教士,並帶至三維宇宙,從立體世界觀看平面國的一切。 走過立體世界,正方形對於更高一層的知識求之若渴,而反觀平面國的一切,卻開始感到厭倦、無知。他想把真知識帶給平面國的人民,不過「凡夫」們無法理解、政府也打壓他,在世人的眼裡,男主角正方形述說的立體世界,是荒誕不經的。 其實故事一開始,你就會覺得腦洞大開。透過作者架構的世界,或許比較能理解何謂神、佛、靈與人在同一個空間的概念,但低維度感受不到高維度的存在;而高維度對於低維度的一切是一目瞭然。 故事的背景很超時空,敍事的角度符合數理,閱讀起來感覺像看場科幻片,但令人驚訝的,這本小說竟然是西元1884年發表的作品。作者愛德溫.A.艾勃特(Edwin Abbott Abbott)生在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,畢業於劍橋大學,26歲就擔任校長,同時對於神學、數學以及文學,都有深厚的造詣。 《象與騎象人》書中提到, 我們對人生理解一旦用錯比喻,就會被得團轉;但是不用比喻就想了解人生,根本是瞎子摸象。 透過作者的描述,你會在腦中描繪出不同維度世界的模樣,也更容易想像類比出更高的維度、未知的世界。 土耳其攝影師兼數位藝術家 Aydin Büyüktaş受《平面國》的影響,創作出的一系列影像作品。 《平面國》也被改編成動畫教育短片,片長約30幾分鐘。 有

這樣的交換禮物,每個人都開心!

圖片
又有人說聖誕節要來玩交換禮物! 雖然力行「生活要有儀式感」,過節就要有過節的樣子。但想到交換禮物,就忍不住想翻白眼。 這幾年下來的經驗告訴我,交換禮物就是: 花錢買個垃圾。 然後換另一個垃圾回來。 唯一的優點是,好好保存,明年你可以把這個垃圾換出去,再換另一個垃圾回來。 如此,形成一個 惡性 循環。 為了終止惡性循環,害人害己,這回我們想了一個可以「皆大歡喜」交換禮物方式。 1. 買一個禮物給自己😆 2. 然後這個禮物必須拿出來抽籤😭 規則是這樣的: 以「送禮物給自己」為中心思想來挑選禮物。 價格1000元以上,而且必須附上發票(金額1000元以上,消費日期在一個月內)。 抽獎交換禮物。換到不喜歡的禮物,可退給送禮者。 送禮者若被退禮物,必須拿1000元現金給對方。 這每一條規則,都有它的巧妙之處。 首先,「送禮物給自己」 因為是「送禮物給自己」,所以那些自己一直想買,但始終覺得沒有急迫性、想打折再買,或是買了有罪惡感,有很開心但沒有也沒關係的商品,總算可以理直氣壯地敗下去。 以前交換禮物,都只想找個符合金額的禮品交差了事,很少真心為對方著想。所以我常抽到拼裝包(裡面塞了一堆東西,像是護手霜、面膜、吊飾.....),或是美美的但家裡也很多的東西(馬克杯、相框......),亦或是有噱頭但根本不會拿出來用的怪奇物品(這不用舉例吧!因為連名字都記不得....)。 若是以送禮物給自己為前提,那麼肯定會用心挑選,也不會花錢買個不實用的東西送人了。 歡迎退還禮物 以前抽到 垃圾 禮物,心裡即使咒聲連連,也要強顏歡笑。 現在我們的改良版,歡迎退還禮物。如果抽到不喜歡或用不上的禮物,可以把禮物退給送禮者;並從送禮者手中換回1000元當作補償。 對送禮者來說,這本來就是他心儀的禮物,而且當初花不只1000元買。所以即使被退禮物必須補償對方1000元,算一算也是挺划算的。 禮物必須附上發票 以往送禮,都必須把標價撕掉,以免對方知道禮品的值格。 現在,為了避免垃圾混入交換禮物中,我們規定禮物必須附上發票,以茲證明: 禮物並非家中久放不用的垃圾(發票上有購買日期,必須是一個月內購買的)。 金額必須超過1000元(避免混水摸魚)。 選禮物成了心理戰 如此一來,選禮物的難度變高了。 你必須挑一個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