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《非寫不可,不寫會死》

圖片
這本書,我看了很有感覺,因為解答了心中很多疑問。但如果你對寫作,或對靠寫作養活自己沒有興趣、沒有信心,那以下的介紹就不需浪費時間看下去了。 這本書是針對文案寫作、出版書籍這兩個特定領域讀者,回答的50個問題。作者李欣頻給的答案,很實際也很實用。 我喜歡這本書的名字《非寫不可,不寫會死》,雖然不是很好聽,但很貼切。這會讓我想起電影<鵝毛筆>中,色情小說作家薩德侯爵被關在獄中,即使所有紙筆都被没收,他就算用自己的鮮血也非寫不可的畫面。(這部片挺值得一看的,推薦!) 我也有非寫不可的強迫症,所幸症狀很輕微。寫出的內容雖不屬佳作,但是種自我療癒的方式。療癒什麼呢?心情好、心情不好、感動、緊張、無助或感恩,都可以用書寫的方式,把情緒抒發。你不用擔心對方把你的私事說出去,也不必顧慮人家是否有時間聽你牢騷。 常有種感觸。回顧過去的文章,總是驚訝自己怎麼會寫出這樣的文字,故且不論好壞,就會懷疑「這真的是我嗎?」李欣頻解釋「我每寫完一本書,那個當時寫書的我就死掉了。.....我蛻變成一個新的人,進入新的生命紀元。」從此,我也用這個答案解答我的疑惑。

媽媽超省事之防走失小背包

圖片
小孩能自己走路後,媽媽的確省事不少,不過偶爾出現的失蹤兒童新聞,實在讓我們在帶小孩出門時,人心惶惶啊 。 很早以前就曾在國外看過這種「防小孩走失」的玩意,有背心式的、有狗鍊式的、手環式的,也有背包式的。 查訪許久,逛過各大網站、菜市場、嬰幼兒用品專賣店,看到的款式都不甚滿意。有的是造型太傳統,有的是背包上好大一個娃娃,可愛有餘,實用不足。 在輾轉搜尋下,終於在英國 LittleLife 網站看到這款包包。LittleLife是家專門設計小朋友戶外用品的廠商,它在台灣並沒有什麼知名度,但商品的辨識度非常高。 這款背包造型簡單,沒有多餘的可愛裝飾,幾乎就是路上常見成人登山背包的縮小版。但就是這一副小大人的模樣,不作做的設計,反而更顯的俐落討喜。帶它出去,人人都說「好可愛哦~~~」! 背包以外,有個防走失帶可扣在背包後方,方便拆裝使用。 不需使用防走失帶時,我習慣把它側收在背包裡。 背帶前方有個扣環,可以固定背帶,如此一來可方便媽媽隨時「操控」小孩。 由於沒有過多的裝飾,背包重量很輕。有多輕呢?只有143g,大概就一條黑人牙膏的重量,小朋友背在身上,也不怕長不高。 裡頭容量不大,大概夠放一瓶水、一兩塊尿布、一些衛生紙、一件薄外套。 有了這個背包,我把醜陋的媽媽包扔到一邊,開始回復我美麗的小包包,還可以教育小朋友,「自己的東西自己負責哦」,真是一舉數得。 哈哈~當媽媽越來越輕鬆。 這個英國包包上哪裡買呢? 國內沒有大廠引進,也沒人找我們代言,所以就不便公開推薦店家。但在Google上搜尋一下,可以發現有少少幾家在賣。很不顯眼,有興趣的要睜大眼睛找哦。 買多少錢嗎?不貴,800元有找。或許還可以找到更便宜的.....。

新開-六堆客家文化園區

圖片
來這裡之前,原本不抱太大希望,從高雄市出發,一上車就打個瞌睡,還沒睡飽就到這裡了。 佔地很廣的一片園區,一眼望不盡,南部就是這樣,做什麼都比「大」,比起北部,我們就是土地多啊。 停車場一大片,草地一大片,圓形綠建築一大片,向日葵花田也一大片...... 在廣播或地方新聞中常提到這個地方,但從沒有認真去了解。

寶貝的說話課

圖片
小發快2歲了,學說話的速度很快。 爸爸:寶貝,狗狗怎麼叫? 小發:汪汪汪... 爸爸:那貓貓怎麼叫? 小發:喵喵喵... 爸爸:青蛙怎麼叫呢? 小發:呱呱呱 爸爸:那媽媽怎麼叫? 小發:~~,李宇誠,不行哦~~ 媽媽:@$^#&(%!.......

《當父母老年失智》

圖片
日本早有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,他們對於老年人的照顧與研究,也相對地深入而豐富。 作者齋藤正彥,是畢業於東京大學精神科醫師,從2005年開始,專攻高齡者精神醫療方面的研究。 這本書探討的是日漸普及的老年失智問題,作者以一個虛擬的人物,結合多年行醫所遇到的各種實例,用小說的方式,描述一位公司的社長如何從發病初始的症狀,各個階段的發展,直到去世的十年間病情變化。其中還包括醫生的診治,及家人的適變與態度等等。 主題雖然嚴肅,但敍說的方式淺顯易懂,尤其是若家中有這樣的病人,在閱讀的過程中會不斷有感同身受、豁然開朗,知我者莫若作者的感觸。 失智患者早有自知之明 在發病的初期,不會有明顯的症狀,一般人也不會感覺異樣,只有每天朝夕相處的家人或同事,才會有隱約的察覺。

《不思考的練習》

圖片
有工作在趕的時候,總是在內心裡對自己說,等案子結束後要如何如何地方鬆自己。但每當真的無事可忙時,反而更沒辦法放鬆,腦子會不停的運轉,總覺得讓自己閒下來是一件罪惡、可恥的事。 因此,有工作忙的時候,我更能睡得香甜;沒工作可做時,三天兩頭就失眠。 就是這個緣份,讓我遇見了小池龍之介的《不思考的練習》。 這位小池龍之介,是個比我年輕幾歲的東京月讀寺住持。本以為這位年紀輕輕的小和尚,哪能有什麼大道理;但閱讀的過程中,反到發現他的想法與體悟,竟然跟現代的生活如此貼近。 什麼叫「不思考」? 說白了,就是對於現代人「想太多」的反動。 現代人,腦子經常會閒不下來,簡單的事情也得在心裡峰迴路轉一番,才能做出一個「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」的決定。

女人要有型--日本美妝教母齋藤薰新作

圖片
人家說,要富過三代才懂吃穿,所以要穿得有型,還真是不容易。在台灣看到的現象,中年以後的女人打扮多只講究舒適(是自己舒適,不是別人看了舒適);而20出頭的女生則是一味地照著雜誌上的穿著來依樣畫葫蘆,好不好看因人而異,但是一眼就能看出,這是雜誌上的當季主打造型。 為了要能有品味的聰明打扮,我們也是研究過不少雜誌,但流行性太強的造型,實在不太適合穿出來走在街上,而且熱度僅有一季,明年就退流行,投資報酬率太低。 曾經在一些雜誌看過齋藤薰的專欄,對她的觀點充滿興趣,所以在書店沒有太仔細翻閱,就把這本書 《女人要有型》 帶回家了。後來才知道,先前被我奉為經典的《美女的教科書》就是齋藤薰大師的代表作。      坊間有很多造型書,會在裡頭安排幾乎半本的全彩Model照,讓人看得時候賞心悅目,但看完之後沒有收獲。齋藤薰的書則是絮絮唸地給讀者一些心法,讓你在有個遵循的方向之下,運用出每個人的自我風格。 《女人要有型》-- 穿得對,一生會改變   出版社: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: 2011年03月25日 教母認為,打扮是對自己最好的暗示。如果沒有打扮好就出門,會影響一天的心情,甚至沒有信心面對人群。 但別以為女人就該用盡心思來妝點打扮,教母說,「 女人花愈多時間在打扮上,看起來就愈像遊手好閒的動物。 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