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向者就如狙擊手,總能低調而深遠地發揮影響力
這是一個讚揚外向者的世界,擁有外向特質,就等於向人生勝利組靠攏;反觀,內向的人就較容易被附加上退縮、能力差、反應慢、人脈少的魯蛇印象。在公開場合中,外向者總能左右逢源,而內向者經常只能是壁花,陪笑的角色,躲角落暗暗委屈,強顏歡笑到聚會結束,才趕快躲回自己的堡壘自我療癒。
一直以來,主流領域都在鼓勵人們如何學習成為外向者,但最近有越來越多書,開始肯定內向者的影響力。每個人都有內向、外向兩種體系同時運作,差別只是在哪個體系較占優勢、較常使用而已。
內向者在公開場合通常必須帶上面具,表現得自己能言善道、辯才無礙,而且還活力十足。但脫下外殻後,我們只想躲在家裡,靜靜的看書,或什麼也不想地放空一下。
先前有個廣告AE同事,個性十分外向,總是充滿活力,到哪都是一陣熱鬧與笑聲,人面很廣,見到誰都能聊上兩句。這樣的人看似交遊廣闊,但能與其深交者有限。因為他們總是聊一聊就自己飄走了,讓人感覺無法深談,也就更不容易建立深厚的互信基礎。
在人際關係中,內向者向來善於察顏觀色,也害怕與人衝突。當面對爭執時,經常會讓人以為他們是軟腳蝦,沒有捍衛自身權益的勇氣。內向者並非沒有脾氣,只是他們表達的方式比較溫和。這時候如果勉強自己強硬起來,若對方氣勢強,內向者不會有優勢存在,甚至會產生反效果,或是隨之而來的罪惡感。
內向者其實不需勉強自己正面迎擊對方的怒火,畢竟這向來不是我們所擅長的。先讓自己抽離,拉長戰線,不需立即回應,給自己分析局勢及戰略的空間。《安靜是種超能力》書中提到,「如果說外向者的舌燦蓮花是大砲,那麼內向者的細心冷靜就是狙擊手,低調而有力地從關鍵小事上改變全局。」
而內向者有哪些優勢呢?《安靜是種超能力》列出以下幾項:
美國「線上女性」網站創辦人摩拉.雅倫米勒自稱是超級內向的隱士性格,而她在接受《富比世雜誌》訪問時說「我們都覺得野心十足的人應該都是外向者,講話大聲、眾人矚目的那種人。事實上,有沒有野心跟個性沒有關係。」她認為,每種個性都有自己的武器,但內向者往往低估自己可以帶來的殺傷力。
創新服務公司Mindjet副總麥特.查普曼說,雲端科技工具就是一個讓內向者嶄露頭角的契機。
內向者在部落格、臉書上經常是文筆幽默詼諧,但在網聚中或作家見面會時,卻喜歡安靜地待在角落,微笑著聽別人講話,甚至在大家不注意時就提早溜走了。
其實,內向者的文字表達是很重要的武器,他們可以透過書寫建立並強大自己的影響力,達到深度溝通。
記住,真正的影響力不是來自於鎂光燈。內向者不會追求成為眾人的焦點,他們更希望團隊優先,追求眾人利益。華頓商學院教授亞當.葛蘭特,同時也是暢銷書作家、財星五百大企業顧問,他說「如果團隊中都是明星,才是注定失敗的團隊。」葛蘭特認為,低調、謙遜,以團隊為重的特質,會感染整個團隊的氛圍,具有隱涵但強大的影響力。《安靜是種超能力》寫道,「比起顯而易見的領袖魅力,內向領導者確實一直在安靜地發揮無比深遠的影響力。 」
葛蘭特研究指出,外向領導者較重視個人自我表現,而善於傾聽的內向者則比較容易採納建議,並做出最有助於團隊的判斷。
人的思維模式有兩種, 一種是相信人的能力與才智是固定的「定型心態」;另一種則是認為人的才能、情商等都可以透過學習及調整來改變的「成長心態」。定型心態的人會堅持忠於自我,最後反而限制自己的潛能。我們應該肯定自己的性格,以健康的心態正視自己,而在不過度勉強的情況下,讓自己偶爾假裝地扮演「非自己」,藉此不斷跨出舒適圈,擴大伸展圈。不管你是內向者或外向者,真正應該努力的,是隨著學習與調整,逐步修正為中性性格的人。
人類社會奇妙的地方,就在於成功不是只有一種模式。只要發揮自己的優勢與無可取代的價值,就算是綿羊,也可以領導獅群,而且聽起來實在比獅子領導羊群要帥氣多了。
推薦好書:《安靜是種超能力》
一直以來,主流領域都在鼓勵人們如何學習成為外向者,但最近有越來越多書,開始肯定內向者的影響力。每個人都有內向、外向兩種體系同時運作,差別只是在哪個體系較占優勢、較常使用而已。
喜歡沈靜在自己的內心小劇場
內向者的外顯特質是,需要較多時間思考,說話時停頓較長、輕聲細語。善於反省,而有時又過度反省。內向者需要獨處來恢復精力,不像外向者可以利用外在刺激來取得能量。內向者在公開場合通常必須帶上面具,表現得自己能言善道、辯才無礙,而且還活力十足。但脫下外殻後,我們只想躲在家裡,靜靜的看書,或什麼也不想地放空一下。
先前有個廣告AE同事,個性十分外向,總是充滿活力,到哪都是一陣熱鬧與笑聲,人面很廣,見到誰都能聊上兩句。這樣的人看似交遊廣闊,但能與其深交者有限。因為他們總是聊一聊就自己飄走了,讓人感覺無法深談,也就更不容易建立深厚的互信基礎。
在人際關係中,內向者向來善於察顏觀色,也害怕與人衝突。當面對爭執時,經常會讓人以為他們是軟腳蝦,沒有捍衛自身權益的勇氣。內向者並非沒有脾氣,只是他們表達的方式比較溫和。這時候如果勉強自己強硬起來,若對方氣勢強,內向者不會有優勢存在,甚至會產生反效果,或是隨之而來的罪惡感。
內向者其實不需勉強自己正面迎擊對方的怒火,畢竟這向來不是我們所擅長的。先讓自己抽離,拉長戰線,不需立即回應,給自己分析局勢及戰略的空間。《安靜是種超能力》書中提到,「如果說外向者的舌燦蓮花是大砲,那麼內向者的細心冷靜就是狙擊手,低調而有力地從關鍵小事上改變全局。」
內向領導人具有潛而深遠的影響力
不用強迫內向者變外向,尊重個體之間的差異,找到良好的溝通方式,才是最重要的。外向者的專長是面對大群人施展魅力,而面對少數人的戰場,內向者經常更能佔有優勢。而內向者有哪些優勢呢?《安靜是種超能力》列出以下幾項:
- 深度思考:他們傾向避免危險、節省力氣、減少失敗的生存策略。
- 善於傾聽:吸收、理解資訊並深度思考,這也是談判的利器。
- 專注穩定:能把注意力集中於眼前最重要的任務上。
- 具有恆毅力:較不容易輕言放棄
美國「線上女性」網站創辦人摩拉.雅倫米勒自稱是超級內向的隱士性格,而她在接受《富比世雜誌》訪問時說「我們都覺得野心十足的人應該都是外向者,講話大聲、眾人矚目的那種人。事實上,有沒有野心跟個性沒有關係。」她認為,每種個性都有自己的武器,但內向者往往低估自己可以帶來的殺傷力。
創新服務公司Mindjet副總麥特.查普曼說,雲端科技工具就是一個讓內向者嶄露頭角的契機。
內向者在部落格、臉書上經常是文筆幽默詼諧,但在網聚中或作家見面會時,卻喜歡安靜地待在角落,微笑著聽別人講話,甚至在大家不注意時就提早溜走了。
其實,內向者的文字表達是很重要的武器,他們可以透過書寫建立並強大自己的影響力,達到深度溝通。
記住,真正的影響力不是來自於鎂光燈。內向者不會追求成為眾人的焦點,他們更希望團隊優先,追求眾人利益。華頓商學院教授亞當.葛蘭特,同時也是暢銷書作家、財星五百大企業顧問,他說「如果團隊中都是明星,才是注定失敗的團隊。」葛蘭特認為,低調、謙遜,以團隊為重的特質,會感染整個團隊的氛圍,具有隱涵但強大的影響力。《安靜是種超能力》寫道,「比起顯而易見的領袖魅力,內向領導者確實一直在安靜地發揮無比深遠的影響力。 」
葛蘭特研究指出,外向領導者較重視個人自我表現,而善於傾聽的內向者則比較容易採納建議,並做出最有助於團隊的判斷。
用成長心態來調整出更好的自己
人的思維模式有兩種, 一種是相信人的能力與才智是固定的「定型心態」;另一種則是認為人的才能、情商等都可以透過學習及調整來改變的「成長心態」。定型心態的人會堅持忠於自我,最後反而限制自己的潛能。我們應該肯定自己的性格,以健康的心態正視自己,而在不過度勉強的情況下,讓自己偶爾假裝地扮演「非自己」,藉此不斷跨出舒適圈,擴大伸展圈。不管你是內向者或外向者,真正應該努力的,是隨著學習與調整,逐步修正為中性性格的人。
人類社會奇妙的地方,就在於成功不是只有一種模式。只要發揮自己的優勢與無可取代的價值,就算是綿羊,也可以領導獅群,而且聽起來實在比獅子領導羊群要帥氣多了。
推薦好書:《安靜是種超能力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