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改變》
生物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 如何有效協助自我成長。
生命的智慧與勇氣表在:改變可以改變的行為,接受不可改變的事實。
改變:生物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如何有效協助自我成長(2版) What You Can Change… And What You Can’t
作者:馬汀.塞利格曼
原文作者:Martin Seligman
譯者:洪蘭
出版社:遠流
出版日期:2010年08月10日
會看這本書,是因為我的偶像-洪蘭教授在很多場合都有提到它,比她自己的新書更常被介紹到,所以特別從不同管道去尋找,總算在圖書館借到這一本書。(去年上博客來查,這本書已經絕版,想不到如今又出了第2版)
這本書所要傳達的主旨,是昭告世人,人的有些部分是可以改變的,有些部分則是你無能為力的。例如,驚恐症是可以治療的,憂鬱症及強迫症是可以被減輕的,易怒情緒是可以藉由練習來控制的(應該就是所謂的修養吧!);但是,同性戀、性別認同問題是無法改變的,節食減肥是違反自然的,創傷後的壓力症候群是難以治癒的。
後天習得的情緒、習慣,是可以透過人為的努力、藥物的協助來改善。而深入基因的部分,就無法藉由後天的努力來改善。
性別認同是不能改變的
有些人認為同性戀或變性人,是因為童年環境的偏差所造成。但根據作者的論點,性別認同的問題打從娘胎時期便已經存在,染色體組合時發生了意外,而且性別取向也與大腦的結構有關。因此不應該歧視同性戀、變性人,造成這樣的結果他們也是身不由己。(這裡我只能很淺略的介紹,書中有很詳細的探討,但因為我還沒能融會貫通,所以說不出個所以然來。)
總而言之,透過心理治療或其他方法,都無法改變這個狀況。
節食減肥有害健康
其中一項令人驚訝的主題,便是對於節食減肥的迷思。作者主張節食減肥是無效的,因為就生物學的觀點,飢餓與狂吃是生物為了生存所發展出的生存策略,有食物就盡量吃,並化成脂肪儲存起來,以供荒年時化成能量保存性命。所以當你採用節食法來瘦身時,身體會以為進入荒年時期,自動減緩新陳代謝速度並堅持進食,來保衛存活機制。而當身體呼喊「快餓死了」時,你的新陳代謝會變慢,而且很想補充甜食,食物對你來說比以往更美味可口,因此復胖的現象又再度發生。
看到這裡很容易被誤導成--肥胖不是罪惡,但其實作者在某些不顯眼的地方曾提到,「整天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而不肯動的人,才是真正過胖的人」,豐滿健康的身型是理想的狀態,一味追求纖細窈窕的態度,反而比肥胖更會危害健康。
童年的傷痛不是罪魁禍首
在一些心理治療或是心理測驗、星座分析中,經常會給一個令人感到撫慰卻又疑惑的答案--回到童年,找出你的內在小孩。說白話點,就是去面對童年時所遭遇的不幸,例如家暴、性侵、遺棄、虐待、霸凌等等,而你現在的失敗、軟弱、罪惡......都可以歸究到早期的創傷。
這種論調被一再推崇,但作者卻持反對意見。作者認為,童年的經歷的確會對成長之後的人格有影響,但這個影響微乎其微。人格除了會受環境影響之外,很大一部分是來基因。家暴者的小孩長大之後成為家暴者的機率很高,酗酒的父親通常也會有酗酒的兒子,至於運動選手、音樂家的天賦也會有較高的機率遺傳到下一代。
生命中充滿挫折,當我們失敗時,會希望找個代罪羔羊,這時候把矛頭指向童年的傷痛,我們就成了受害者,是暴行虐待底下的倖存者,而非一個失敗者。把過錯推給別人之後,自尊與自信也就跟著提升了。另一方面,回復內在小孩的作法需一再地去體驗兒時的傷害,作者認為這樣會使自己成為過去的奴隸、囚犯,同時也銷蝕了面對今日的責任感。
最終的結論即是,與其花精力去探尋那個不確定因果關係的童年影響,還不如努力改變現在不滿意的狀態。
這本書其中一項精采的地方,就是作者詳細推論,一步步引導讀者去接受他的論點,畢竟有些議題與一般人舊有的觀點互相衝突的。
它的議題有點哲學性,需要思考,但作者的敍述由淺入深,再加上我的偶像高超的翻譯功力,使這本書讀起來輕鬆有趣。
作者的宗旨在於,「有勇氣改變你能改變的,有胸襟去接受你不能改變的。」至於如何改變?作者一再提到他的另一本著作「學習樂觀,樂觀學習」,待我研讀完這本書之後,再來做報告。